闻喜百科网

用户登录

首页

首页

资讯

查看

2018年,104岁科学家远赴瑞士执行安乐死,30秒后睁开眼语出惊人

2022-11-21/ 闻喜百科网/ 查看: 214/ 评论: 10

摘要好死不如赖活着,是人们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无论生活多么难,多么苦,人们都会选择坚强活下去,因为生命
荣澜生物

好死不如赖活着,是人们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

无论生活多么难,多么苦,人们都会选择坚强活下去,因为生命是宝贵的,只有一次。

生活条件好了之后,追求长寿又成了人们的主要目标,各种养生,各种锻炼。

死亡是未知的,死亡代表着分离,代表过往一切归零。

面对死亡,人们大多表现得非常恐惧。

2018年时,一位104岁的科学家大卫·古道尔却活腻了,高高兴兴远赴瑞士寻求安乐死。

老科学家的举动超出了人们的认知,不符合社会的主流,在全世界引起了一场轰动。

他有着怎样的人生经历,他又是如何看待死亡的呢?

1914年古道尔出生在英国伦敦。

他从小就对自然界的生物表现出了强烈的兴趣,喜欢置身于山水草木之间,享受大自然的乐趣。

古道尔学习成绩一向很好,一路读到了博士,研究番茄植株的同化。

他读博时恰逢二战爆发,一腔热血的他想要报名参军为国效力。

导师坚决不肯放人,认为“对农业世界来说,他们比参战更重要”。

古道尔喜欢独自一个人去世界各地旅游。

旅游途中,他喜欢上了环境优美,物种丰富的澳洲,1948年时带着家人移居到了澳洲。

他曾在多所大学任教,是澳洲知名的植物学家,生态学家。

65岁时,古道尔退了休。

他是个工作狂人,退休后也不肯闲着,写书、发表论文成了生活的主要内容。

82岁那年,伊迪斯·科文大学聘任他为名誉研究员,工作轻松但没有薪资。

虽然没有钱拿,古道尔却非常喜欢这个工作,他非常享受和同事、学生们在一起谈天说地,讨论学术的感觉。

他的业余生活非常丰富,有很多个人爱好。

喜欢打网球,经常和朋友们聚会聊天,喜欢戏剧表演,曾经在业余剧团里当过一段时间的演员。

古道尔把大部分精力都用在工作和个人爱好上,花在家庭上的心思却很少。

用他女儿的话说,他是个合格的科学家,却不是合格的丈夫,合格的父亲。

他一生中有过3次婚姻,一共有4个孩子,却落了个孤独终老的结局,后半生独自一人住在一个小公寓里。

孩子们虽然和他不亲近,却都以他为骄傲,也非常爱他。

古道尔是个善于从生活中寻找乐趣的人,一个人的日子充实而又快乐,没觉得有什么不好。

过了90岁,他发现自己生活中的快乐越来越少了。

和他谈天说地的老朋友们越来越少,到最后只剩下了他一个。

体力越来越差,再也打不动网球了。

视力也出现了问题,不能够正常阅读和工作。

94岁时因年龄太大被收回驾照,再也不能开着车到处去潇洒,去旅游。

每周四天背着双肩包去伊迪斯·科文大学上班,成了古道尔生活中为数不多的乐趣之一。

他对这份没有工资的工作非常重视,非常认真,从来没有迟到早退过,一直坚持到了102岁。

到了这个年纪,生命愈发脆弱,为了他的安全着想,伊迪斯·科文大学打算辞退他。

这等于剥夺了古道尔仅有的快乐,他坚决不同意学校这样做。

古道尔的女儿认为学校这样做会严重影响父亲的生活,打击他的精神,出言警告学校,“我不确定他是否能活下来。”

在社会舆论的帮助下,古道尔保住了这份工作,但需要在离家比较近的地方办公,再也不能见到以前的同事和朋友。

他再也感受不到工作的快乐,再也无法从生活中感到快乐,一直郁郁寡欢。

104岁这年,独自生活的他不小心摔了一跤,躺在地板上怎么也爬不起来,直到两天后清洁工发现了他。

经过医生检查,他的身体并没有什么大问题,但是走路时需要借助工具,平常只能坐在轮椅上。

医生建议他去养老院或者请人24小时照顾他。

失去了独立性,生活中再也没有任何快乐的古道尔觉得活着再没有任何意义,是时候该离开了。

对于死亡他并不恐惧,他认为死亡只是一种自然现象。

古道尔想到了“安乐死”,他认为“安乐死”对于身患绝症的人,或者是心灵饱受煎熬的人都是一种救赎,一种解脱。

当时的澳洲不允许“安乐死”,他决定前往已经允许“安乐死”多年的瑞士。

他用网上众筹的方式筹得了2万澳元,用于自己接受安乐死的费用。

筹到钱后,他马上动身去了法国,打算让法国的亲人陪他一同前往瑞士。

对于古道尔的选择,家人们虽然不舍,还是决定尊重他的选择。

度过了104岁的生日后,在亲人的陪伴下,古道尔开始了“求死”之旅。

这意味着古道尔的生命进入了倒计时,亲人们个个神情凝重,古道尔却很开心,还穿上了一件很有仪式感的黑色外衣,上面写着“没尊严老去”。

寻求安乐死的基本上都是身患绝症的,古道尔是一个例外,引起了多方媒体的关注,纷纷聚集到瑞士。

安乐死前一天,有媒体专门为他举办了一场临终新闻发布会。

他当众说出了自己安乐死的原因,太老了,不能做喜欢的事了,感受不到快乐和活着的价值,该离开了!

有记者问他最后的愿望,古道尔说希望医生扎针时能扎得准一点。

2018年5月10日中午时分,他被安排“安乐死”。

去往诊所时,古道尔心情很好。

在诊所里,为了确认他是否是自愿的,医生问了他几个问题。

古道尔反应敏捷,口齿清晰,很快说出了正确答案。

在贝多芬欢快优美的《欢乐颂》中,古道尔打开了安乐死输液管的开关,神态安详地闭上了眼睛。

大约过了30秒,他突然睁开了眼睛说,“这花的时间也太长了吧!”

亲人们被他吓了一跳,也被他这最后的幽默弄得哭笑不得。

3分钟后,这个104岁的老人安静离开了人世。

除了瑞士以外,有越来越多的国家可以执行安乐死,但有一个必要的前提就是,身患绝症,备受痛苦,时日无多。

古道尔这种情况在大多数执行安乐死的国家还是不被允许的。

他是一个非常理性,非常看得开的人,认为没有质量,没有快乐地活着,还不如有尊严地死去。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便是他一生的真实写照。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收藏 分享 邀请
上一篇:暂无

最新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