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商大厅货源 http://www.weishang.gmx3.cn/news/show/83494/ 文:体工队特约作者文若老师 从大连周水子国际机场出发,沿着渤海大道一路开到普湾体育场,路程有66公里,但比起978天来的首次恢复主客场,这一个多小时的车程微不足道。当导航上的数字越来越小,球场的轮廓越来越清晰,场内的欢呼声越来越宏大的时候,那种梦想重新触手可及的感觉,澎湃二字,不足以描述其万一。 足球,回来了。 中超恢复主客场,但并不是每支球队都能回家。沪上双雄选择了大连作为备用主场:上海海港选了大连市体育中心;金州体育场则被上海申花相中。留给大连人队的是距离市内甚远的普湾体育场——这座完工近十年,却在百度百科上只有一行介绍的体育场,在经过修缮维护之后,已经承办了中超第一阶段的部分比赛。但崭新的座位还没有呐喊助威的痕迹,空旷的看台,也早已等得很急切。 确切说,第一个主场的时间并不算友好:5点半开始的球赛,免费的球迷大巴要在2点出发才能确保准时就位——还是会有好消息:一天前隔周分男女的例行全民核酸,这周轮到女性,但拿着球票的男性市民也可以参加,加急的化验结果起码省却了多跑一趟医院的奔波。 抢票刷新,紧张激动,正中间的B14区在开票5分钟后便宣布售罄,一次次刷新购票信息,看着可选红点瞬间减少,奇妙的感觉竟然涌上心头,真的还挺自豪的。 一定要买到票去现场喊一整场,也一定要把全场坐满啊! 这座足球城的几万球迷,要汇聚在离家60公里的一座椭圆形建筑里,时隔三年,睽违已久。 凑够五个人一辆车,我们出发吧。 导航右侧的线段一点点缩短,激动的心思却早已飞到了遥远的看台上。有名的球迷协会叫做“蓝色激浪”,每一个人都可以是蓝色海洋里的一朵浪花,每一个激动的瞬间,都会让这片浪花汹涌翻腾。 想快点到,快点加入到大家的行列里。 快点在这愤懑的疫情时节里,痛痛快快地吼一嗓子。 足球场真的是一种神奇的建筑,她是地标,远远地就能望见。但找好地方停车,多半还要走上一公里。当一排排车辆随机而又整齐地填满道路两旁,最后的一公里又如此美好:沿途素不相识的同行者,穿着和你一样款式的球衣;维持秩序的民警和售卖喇叭垫子的小商贩轻松地聊着天。做生意的少了很多,却也更加有条不紊;人群默契地向前走着,脚步却不自然地快了起来。右手边有两个六七岁的小朋友,脖子上挂着微信二维码在卖泡沫地板。我说,要五个。看上去像哥哥的男孩子把弟弟一把拽过来:一个两块,五个就是,十块钱。弟弟把二维码的挂绳塞在我手里:你扫吧,给你挑五个不一样颜色的,到时候好分得清! 除了多验了一遍行程卡和核酸报告,一切都和往常一样:还是不能带吃的入场,饮料瓶也不让带进去,但是安检员会提醒说慢慢喝;我的身份证差一点找不到,检票的小哥说别慌回去再看看;等我在裤兜里摸到身份证的时候,小哥的表情如释重负,冲我伸了大拇指说,看球快乐! 第一场有特别的小礼物:一个纸袋子,里面有一顶帽子,一个纸杯,还有一张体彩兑换券。 我说,我有个好朋友今天来不了,他在外地,我能给他领一袋吗? 发礼品的女孩子立刻塞到我手里,说了一句,你挑好的那包寄给他啊! 我说,嗯! 比赛已经开始五分钟,找看台入口永远是最焦急的时刻,球场突然变得很大很大。终于找到看台,视野豁然开朗的时刻,球场草地的绿色迸发着对眼睛的巨大冲击力,让人惊愕。这张150块钱的球票近得难以想象,场地里的球员,比电脑屏幕里的都要大一圈。 安保说,快去找座位啊,第一排还有位置。 我一把坐在前排安保的后面,用眼睛数着每一个首发。前面的安保大哥悄悄转过来问,那个38号挺不错的,他是谁啊? 这我认识!吕焯毅,2001年的年轻人,这是他生涯第二场,第一回首发。一个踢边锋的小球员,站在左后卫的位置上,刚过一米七的个头,看起来小小的,但踢起球来真的不怯场,一个争顶之后,连着在禁区前起了两脚传中,质量很高。 熟悉的感觉,一下子回来了:过去在屏幕前,只能跟着转播镜头,去关注足球轨迹周围的动向,而站在看台第一排中央,场上的阵型,无球的跑动,球员之间的交流,尽收眼底。三两好友实时评述的同时,坐在旁边素不相识的球迷们,也能说上两句,还都说在点子上。 是啊,不是真爱足球的话,谁会驱车60公里,专程来看一场中超比赛呢? 实力差距其实很明显,大连人队缺少了4个首发,主教练谢晖都因为累积黄牌上了看台,都没报满大名单;对面的上海海港虽然少了奥斯卡,首发里还有两个外援和半套国字号。保利尼奥一个人搅得禁区前沿不得安宁,刚过20分钟,防线就被打穿了,吕文君利用后防线的失误推射远角,现场发出一阵巨大的叹息。一分钟之后,商隐制造了威胁,掌声又在全场同时响起。 的确是久违的感觉,和在屏幕前看球截然不同:没有回放重播,进球之后就立刻切入到了下一个阶段,而不再有网友们之后反复纠结的失误的瞬间到底是谁的责任,其实说一句就足够带过去。每一刻都是崭新的,每一个瞬间场上的22个人都在全神贯注,在皮球之外的镜头外面,他们也都参与其中。 阵容的细微变化,就在眼前发生。球迷协会的歌声却从未停止,微妙的事情从来都在这里:精确到具体人员的讨论,从来没有上升到比赛是不是不想赢,谁谁谁今天是不是踢得反常。在被压着打了45分钟之后,中场哨响,鱼贯而出走出看台的人群意犹未尽,他们说,确实有差距,但其实挺不错。 每个看台门外准备了好多大桶饮用水,上面安装了简易空气泵,我拿着两个纸杯去接水,旁边一个球迷说,慢慢打,别给杯口弄湿了,我帮你把着。 我回给他一个感激的微笑,他也笑了,说,我也想把这个杯子拿回去呢。 15分钟休息,替补们开始走上来热身,我们把摄像头放到最大倍数,辨认球员们短裤上的号码。这又是一种独特的体验,在屏幕前感受不到。那些可能不会出场,甚至一年都得不到几分钟的替补们,互相之间传传球也让人看得过瘾。踢过球都知道,一个普通的长传和停球可以有多精彩,一个在野球场上踢出来能兴奋一整天的动作,能看着职业球员们演示。他们可能上不了场,但他们听得见你给他们的加油。 染了黄色头发的童磊跑出来热身,顿时引发全场欢呼。一脸欢笑的球迷宠儿16号大脚把球开到对面,趁着队友捡球的时候转过身来,对着球迷比心。 下半场很快又开始了。 没有人员调整,但战术截然不同。熟悉的压着打,随着下半场的灯光一起亮起。21岁的吕焯毅和37岁的朱挺交替插上,33岁的商隐在右路频繁制造杀机;32岁的吕鹏就地反抢,36岁的阎相闯一脚出球,25岁正值巅峰的林良铭顺势领过,带开一步,抽射死角,球进了,1比1! 整座球场立时沸腾了!DJ的声音响起,请大声喊出他的名字:7号—— 林良铭! 上万人的大合声,确切来说,是15968人,看台如巨浪般翻腾了起来!声浪很明显地影响到了场上的球员们:蓝衣服斗志更盛,红衣服有些沮丧。 喧闹的声势一直持续到终场结束。各取一分,一个足以让全场球迷心满意足的结果。熟悉的王大爷领着全场呐喊,熟悉的谢场,张翀鞠躬,林良铭鼓掌,阎相闯竖大拇指,童磊做鬼脸。 还有熟悉又新鲜的看台和声:大连人,压着打! 回来了,都回来了。
|
![]() 鲜花 |
![]() 握手 |
![]() 雷人 |
![]() 路过 |
![]() 鸡蛋 |
• 新闻资讯
• 活动频道
更多